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曰部-2畫-共6畫]
注  音 ㄑㄩ ㄑㄩˇ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
釋  義
ㄑㄩ

  1. 拐彎的地方。如:「山」、「河」。唐.李白〈惜餘春賦〉:「漢之兮江之潭。」
  2. 事理不直。如:「是非」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若其不還,君退臣犯,在彼矣。」
  3. 心中的隱情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互通款」。
  4. 偏僻的小地方。如:「」。唐.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「住在勝業坊古寺,甫上車門宅是也。」
  5. 局部、一部分。《荀子.解蔽》:「凡人之患蔽於一。」
  6. 養蠶的器具。《史記.卷五七.絳侯周勃世家》:「勃以織薄為生。」
  7. 姓。如漢代有證。


彎折。通「」。如:「膝」、「突徙薪」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飯疏食飲水,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」

  1. 不直的。如:「」、「」。《晏子春秋.內篇.雜上》:「刃鉤之,直兵推之。」
  2. 不正的、偏邪的。如:「」、「」。《戰國策.趙策二》:「窮鄉多異,學多辯。」

  1. 勉強的。如:「求全」。《鏡花緣》第四六回:「甥女主意已定,務望舅舅從。」
  2. 周全、盡心盡力。如:「盡孝道」。《易經.繫辭上》:「成萬物而不遺。」

ㄑㄩˇ

  1. 樂歌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高和寡」。唐.杜甫〈贈花卿〉詩:「此祗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」
  2. 文體名。中國古典韻文之一。元時最盛行,故稱為「元」。分散、劇二種。
  3. 量詞。計算歌、樂的單位。如:「高歌一」。五代十國南唐.李煜〈一斛珠.晚妝初過〉詞:「一清歌,暫引櫻桃破。」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