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穴部-13畫-共18畫]
注  音 ㄘㄨㄢˋ
漢語拼音 cuàn
釋  義

  1. 躲藏、隱匿。《左傳.定公四年》:「天誘其衷,致罰於楚,而君又竄之。」《國語.周語上》:「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,而自竄于戎、狄之閒。」
  2. 放置、安置。《荀子.大略》:「然故民不困財,貧窶者有所竄其手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九六.隱逸傳.陸龜蒙傳》:「文成,竄稿篋中,或歷年不省,為好事者盜去。」
  3. 逃走、逃跑。如:「流竄」、「竄逃」、「抱頭鼠竄」。
  4. 放逐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放驩兜于崇山,竄三苗于三危,殛鯀于羽山。」宋.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「得其姦,奏之,鯨竄化州,籍沒貲產。」
  5. 修改、改易文字。如:「竄改」、「竄句」。唐.韓愈〈答張徹〉詩:「漬墨竄舊史,磨丹注前經。」
  6. 用藥薰身治病。《史記.卷一○五.扁鵲倉公傳》:「即竄以藥,旋下,病已。」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