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穴部-10畫-共15畫]
注  音 ㄑㄩㄥˊ
漢語拼音 qióng
釋  義

  1. 終極、盡頭。如:「趣味無」、「理屈詞」、「層出不」。《北史.卷五五.列傳.杜弼》:「燭盡則光,人死則神滅。」
  2. 貧乏、貧困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《荀子.大略》:「多有之者富,少有之者貧,至無有者。」
  3. 困阨、不顯達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君子亦有乎?」《孟子.盡心上》:「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」
  4. 荒僻、偏遠。如:「鄉僻壤」、「深山」。宋.陸游〈夜讀兵書〉詩:「孤燈耿霜夕,山讀兵書。」


貧困。如:「二白」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君子固,小人斯濫矣。」


詳細追究。《易經.說卦》:「理盡性,以至於命。」晉.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:「復前行,欲其林。」

  1. 澈底。如:「」、「追不捨」。南朝梁.任昉〈彈奏曹景宗〉:「遂令孤城守,力屈凶威。」
  2. 極、極端。如:「凶極惡」、「奢極侈」。《宋史.卷三一三.列傳.文彥博》:「彥博雖貴極富,而平居接物謙下,尊德樂善,如恐不及。」
  3. 徒然、白白地。如:「」、「開心」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