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ㄌㄠˇ ˇ ㄌㄠˇ ˙ㄗ
漢語拼音 lǎo zǐ lǎo zi
釋  義
ㄌㄠˇ ˇ
  1. 道家始祖李耳的別名。參見「李耳」條。
  2. 書名。春秋時老聃撰,分上、下篇。闡述道、德的意義。也稱為《道德經》、《道德真經》。

ㄌㄠˇ ˙ㄗ
  1. 我。自稱之詞。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傳》:「此丞、掾之任,何足相煩,頗哀老子,使得遨游。」宋.蘇軾〈青玉案.三年枕上吳中路〉詞:「莫驚鷗鷺,四橋盡是,老子經行處。」也稱為「老頭子」。
  2. 老翁。元.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「他連聲兒短嘆長吁,這老子有甚麼冤屈,大叫高呼?」《喻世明言.卷三六.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「眾人入去喫茶,一個老子上灶點茶。」也稱為「老頭」、「老頭子」、「老頭兒」、「老兒」。
  3. 父親。宋.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一:「予在南鄭,見西陲俚俗謂父曰:『老子』。雖年十七八,有子,亦稱老子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三○回:「且說他帶來的兩個家人,一個就是申福,他老子已經薦到許州當稿案去了。」也稱為「老頭兒」、「老兒」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