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ㄉㄧㄥˇ ㄋㄞˋ
漢語拼音 dǐng nài
釋  義
  1. 鼎和。古代兩種烹飪器具。唐.薛稷〈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策第一道〉:「帝德廣運,六臣參其業;天道大明,五帝陳其序。猶黼黻之章五色,鼎之飪五味。」宋.王安石〈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〉詩三首之二:「結子非貪鼎嘗,偶先紅杏占年芳。」
  2. 天子在宗廟中祭祀用的重器。唐.符載〈送盧侍御史赴王令公幕序〉:「其公者,樹勛烈,銘鼎,休聲巍巍,垂之無窮。」《宋史.卷四六八.宦者列傳三.楊戩》:「自崇寧後,日有寵,知入內內侍省。立明堂,鑄鼎,起大晟府、龍德宮,皆為提舉。」
  3. 比喻宰相的職位。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,揆度百事,就如同在鼎中調味一般。唐.李商隱〈為滎陽公上河中崔相公狀〉:「相公稟青雲之秀,更歷股肱之郡,咸登鼎之司。」明.楊慎《丹鉛餘錄》卷二:「伊尹負鼎以干湯,謂尹有鼎之才也。」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