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ㄈㄥ ㄙㄠ
漢語拼音 fēng sāo
釋  義
  1. ,指《詩經》中的〈國〉;騷,指《楚辭》中的〈離騷〉。《宋書.卷六七.列傳.謝靈運》:「原其飇流所始,莫不同祖〈〉、〈騷〉。」後用「騷」泛指詩文之事。唐.高適〈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〉詩:「晚晴催翰墨,秋興引騷。」宋.蘇舜欽〈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〉詩:「留連日日奉杯宴,殊無閒隙吟騷。」
  2. 借指文采、才情。元.鄭光祖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「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揚,心不遂閒綴作,十分的賣騷,顯秀麗,誇才調。」
  3. 當代的潮流。如:「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國際影壇上獨領騷,大放異彩。」清.趙翼〈論詩〉詩其二:「李杜詩篇萬口傳,至今已覺不新鮮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騷數百年。」
  4. 流放蕩。《醒世恆言.卷三四.一文錢小隙造奇冤》:「那老兒雖然騷,到底老人家,只好虛應故事,怎能勾滿其所欲?」明.梁辰魚《浣紗記》第二八齣:「我為人性格騷,洞房中最怕寂寥。」亦指流放蕩之人。清.李漁《憐香伴》第二六齣:「他出這等致題目,一定是個老騷,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。」
  5. 本指女子俏麗,今多指輕佻的樣子。《說唐全傳》第一三回:「那些騷婦女明知有此光景,在家坐不過,又喜歡出來佈施,也趁此機會識兩個青年標致後生,算為一樂。」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考試類.朝考避翠浪字》:「某年新進士朝考,題為『麥天晨氣潤』,一進士詩中用『翠浪』二字,閱卷者大駭,謂翠字已不可用,況更加以浪字。倘進呈,必大觸聖怒。蓋京中俗諺,以浪為婦女騷之代名詞也。」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