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隹部-11畫-共19畫]
注  音 ㄌ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  1. 分別、分開。如:「群索居」。《呂氏春秋.仲夏紀.大客》:「渾渾沌沌,則復合,合則復,是謂天常。」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商人重利輕別,前月浮梁買茶去。」
  2. 距、相隔。如:「我家火車站很近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六回:「轅門中軍一百五十步。」
  3. 背叛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經叛道」。《左傳.隱公四年》:「阻兵無眾,安忍無親,眾叛親,難以濟矣。」
  4. 遭受、觸犯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夫法者罪,而諸先生以文學取。」《史記.卷三五.管蔡世家》:「必去曹,無曹禍。」
  5. 缺少。如:「做蛋糕,不了麵粉與蛋。」

  1. 《易經》卦名:
    (1)八卦之一。卦形為☲。其象為火、日、電。
    (2)六十四卦之一。(☲)下(☲)上。象以陰柔之質而得中正之義。
  2. 姓。如五胡十六國時後燕有班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