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ˋ ㄇㄟˋ
漢語拼音 àn mèi
釋  義
  1. 真偽不明。「」文獻異文作「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謝短》:「上古久遠,其事闇昧,故經不載而師不說也。」
  2. 隱蔽、曖昧。《清平山堂話本.刎頸鴛鴦會》:「朱秉中因見其夫不在,乘機去這婦人家賀節,留飲了三五盃,意欲作些昧之事。」也指隱蔽、曖昧的事。元.鄭廷玉《後庭花》第三折:「這樁事其中必有昧,你與我仔細究問,多因是我夫人做下違條犯法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回:「今雖奉詔,中間多有昧。」
  3. 愚昧。亦指愚昧的人。《國語.鄭語》:「今王棄高明昭顯,而好讒慝昧。」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下:「劉璋昧,奸臣弄權。」
  4. 不明。三國魏.曹植〈文帝誄〉:「三辰昧,大行光之。」唐.韓愈〈祭湘君夫人文〉:「伏以祠宇毀頓,憑附之質,丹青之飾,昧不圭,不稱靈明。」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