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ㄖㄣˊ ㄧㄠ
漢語拼音 rén yāo
釋  義
  1. 反常的事物或現象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「枯耕傷稼,枯耘傷歲,政險失民;田穢稼惡,糴貴民飢,道有死人;寇賊並起,上下乖離,鄰人相暴,對門相盜,禮義不修;牛馬相生,六畜作;臣下殺上,父子相疑,是謂人,是生於亂。」《隋書.卷二.高祖紀下》:「天災地孽,物怪人,衣冠鉗口,道路以目。」
  2. 本指女扮男、男扮女、行為不守常法的人。《南史.卷四五.列傳.崔慧景》:「東陽女子婁逞變服詐為丈夫,粗知圍棋,解文義,遍游公卿,仕至揚州議曹從事。……(明帝)歎曰:『如此之伎,還為老嫗,豈不惜哉!』此人也。」《醒世恆言.卷ㄧ○.劉小官雌雄兄弟》:「具疏奏聞,刑部以為人敗俗,律所不載,擬成凌遲重辟,決不待時。」今特指原非女性,但透過手術、藥物等方式變性,使自己具備女性特徵的人。含貶義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