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酉部-18畫-共25畫]
注  音 ㄒㄧㄣˋ
漢語拼音 xìn
釋  義

  1. 古代祭祀時,把牲畜的血塗在器皿上,用來祭祀神靈稱為「釁」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將以釁鐘。」宋.陸游〈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〉詩四首之二:「獸奔鳥散何勞逐,直斬單于釁寶刀。」
  2. 塗、熏。《國語.齊語》:「比至,三釁,三浴之。」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豫讓釁面吞炭。」
  3. 奮動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夫小人之性,釁於勇。」

  1. 裂痕、縫隙。《續漢書志.第一.律曆志上》:「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戶閉,塗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」明.宋應星《天工開物.卷中.鐘》:「若相承遇緩,則先入之質欲凍,後者不粘,釁所由生也。」
  2. 徵兆、禍兆。《國語.魯語上》:「若鮑氏有釁,吾不圖矣。」《三國志.卷五八.吳書.陸遜傳》:「近覽劉氏傾覆之釁。」
  3. 嫌隙、爭端。如:「挑釁」、「尋釁」。
  4. 過失、罪過。《左傳.莊公十四年》:「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」
  5. 姓。如春秋時魯國有釁夏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