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止部-1畫-共5畫]
注  音 ㄓㄥˋ ㄓㄥ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 zhèng zhēng
釋  義
ㄓㄥˋ

  1. 合於規範的、合於法則的。如:「正道」、「正路」。
  2. 不偏斜。如:「正中」、「正午」。《論語.憲問》:「晉文公譎而不正,齊桓公正而不譎。」
  3. 精純不雜的。如:「純正」、「正紅色」。《韓非子.難四》:「屈到嗜芰,文王嗜菖蒲菹,非正味也,而二賢尚之,所味不必美。」
  4. 與「反」相對。如:「正面」、「正方」。
  5. 與「副」相對。如:「正本」、「正刊」。
  6. 與「偏」相對。如:「正門」、「正廳」。
  7. 與「負」相對。如:「正數」、「正電」。

  1. 修改錯誤。如:「修正」、「訂正」、「糾正」。《論語.學而》:「就有道而正焉。」
  2. 整理。《論語.堯曰》:「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。」《隋書.卷五八.李文博傳》:「夫清其流者必潔其源,正其末者須端其本。」
  3. 分析、明辨。《論語.子路》:「必也正名乎!」

  1. 恰巧、剛好。如:「正好」、「正是」、「正中下懷」。《北史.卷七○.劉璠傳》:「行本怒其不能調護,每謂三人曰:『鄉等正解讀書耳。』」
  2. 表示動作在進行的狀態。如:「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。」《文選.曹植.七哀詩》:「明月照高樓,流光正徘徊。」

  1. 長官、主事者。如:「里正」、「村正」。《禮記.王制》:「成獄辭,史以獄成告於正,正聽之。」
  2. 姓。如春秋時魯國有正常。

ㄓㄥ
參見「正月」條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