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ㄎㄡˇ ˇ
漢語拼音 kǒu yǔ
相 反 詞 文言
釋  義
  1. 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。唐.劉知幾《史通.卷六.言語》:「而後來作者,通無遠識,記其當世口語,罕能從實而書。」
  2. 議論。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僕以口語遇此禍,重為鄉黨所笑。」
  3. 誹謗。漢.楊惲〈報孫會宗書〉:「懷祿貪勢、不能自退,遂遭變故,橫被口語。」
  4. 訴訟關係人受審時,與案情有關的陳述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一:「知縣錄了口語,喝退胡阿虎,便叫周四上前來問。」也稱為「口供」、「口詞」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