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pretation |
- 從口中散發出來的難聞氣味。《後漢書.卷八五.東夷傳.夫餘傳》:「王令置於豕牢,豕以口氣噓之,不死。」也稱為「口過」、「口臭」。
- 說話的語氣及措辭。清.李漁《風箏誤》第九齣:「口氣也像女人口氣,筆蹟也像女人筆蹟。」也稱為「口吻」。
- 話裡的含義,言外之意。《紅樓夢》第八二回:「便把活計放下,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氣。」《老殘遊記二編》第二回:「且等今晚試試他的口氣,他若肯了,不怕他師父不肯。」也稱為「口音」。
- 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八五回:「還坐了七八個人,都是寧波、紹興一路口氣。」也稱為「口音」、「口吻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