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矢部-3畫-共8畫]
注  音 ˋ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 zhī zhì
釋  義

  1. 明白、了解、察覺。如:「相相許」。唐.李紳〈古風〉詩二首之二:「誰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」
  2. 識別、區別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樂則幾於禮矣。」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孿子之相似者,唯其母能之。」
  3. 相交、交往。《左傳.昭公四年》:「公孫明叔孫於齊。」《荀子.不苟》:「君子易而難狎。」
  4. 招待、禮遇、賞識。《南史.卷一九.謝靈運傳》:「自謂才能宜參權要,既不見,常懷慎惋。」唐.岑參〈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〉詩:「何幸一書生,忽蒙國士。」
  5. 掌管、主持。《國語.越語》:「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,吾與之共越國之政。」《新唐書.卷八五.王世充傳》:「帝愛昵之,拜江都通守,兼宮監事。」

  1. 識見、學問。如:「」、「灼見」。《論語.子罕》:「吾有乎哉?無也。」
  2. 意識、感覺。《荀子.王制》:「草木有生而無。」漢.范縝〈神滅論〉:「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。」
  3. 己、朋友。如:「」、「舊雨新」。

ˋ

  1. 智慧。同「」。《論語.里仁》:「里仁為美,擇不處仁焉得?」《禮記.中庸》:「仁勇三者,天下之達德也。」
  2. 姓。如春秋時晉國有罃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