㈠ ㄒㄧㄥˊ
動
- 走、走路。如:「直行」、「寸步難行」、「錦衣夜行」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?」唐.王維〈終南別業〉詩: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」
- 往。《詩經.秦風.無衣》:「脩我甲兵,與子偕行。」唐.杜甫〈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〉:「幾時杯重把,昨夜月同行。」
- 移動、流動。如:「運行」。《易經.乾卦》:「《象》曰:『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』」唐.杜甫〈夢李白〉詩二首之二:「浮雲終日行,游子久不至。」
- 流通。如:「流行」、「風行一時」、「通行全國」、「發行報刊」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五年》:「言之無文,行而不遠。」
- 做、從事。如:「行醫」、「行善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多行不義必自斃。」
- 實施、實行。《易經.繫辭上》:「推而行之謂之通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因推此以可變而施行之,謂之通也。」《老子》第四一章:「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」
- 同意、允許。多用於徵詢意見。如:「今天中午我想吃麵,行不行?」《小五義》第二一回:「蔣爺說:『咱們到底說下個時候。』柳爺說:『限你三晝夜的工夫,行不行?』」
- 經歷、經過。《管子.問》:「城粟軍糧,其可以行幾何年也?」唐.房玄齡.注:「行,由經也。」
- 出嫁。《詩經.邶風.泉水》:「女子有行,遠父母兄弟。」
名
- 道路。《詩經.小雅.小弁》:「行有死人,尚或墐之。」
- 路程。《老子》第六四章:「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」
- 行為。《荀子.不苟》:「庸言必信之,庸行必慎之。」《禮記.樂記》:「禮以道其志,樂以和其聲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姦。」
- 行書的簡稱。如:「行草」、「行楷」。
- 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。如:〈短歌行〉、〈琵琶行〉、〈飲馬長城窟行〉。
- 量詞。計算酌酒奉客的單位。漢.揚雄《法言.修身》:「賓主百拜,而酒三行。」宋.司馬光〈訓儉示康〉:「客至未嘗不置酒,或三行五行,多不過七行。」
- 姓。如漢代有行宏。
-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形
- 能幹、幹練。如:「你真行。」「他在這方面行得很。」
- 可以、恰當。如:「他這篇文章寫得還行。」「做事只要盡心盡力就行了。」《朱子語類.卷三三.論語一五.雍也篇四》:「如讀書,要理會得透徹;做事,亦要做得行。」
副
不久、將要。如:「行將就木」。唐.元稹〈遣悲懷〉詩三首之二:「衣裳已施行看盡,針線猶存未忍開。」
連
且、又。三國魏.曹丕〈與吳質書〉:「既痛逝者,行自念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