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欠部-10畫-共14畫]
注  音 ㄍㄜ
漢語拼音
釋  義

  1. 唱。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。如:「高一曲」、「引吭高」。《詩經.魏風.園有桃》:「心之憂矣,我且謠。」
  2. 頌揚。如:「功頌德」。《漢書.卷六二.司馬遷傳》:「夫天下稱周公,言其能論文武之德,宣周召之風。」唐.李白〈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〉:「噫大塊之氣,炎漢之風。」

  1. 合樂的曲調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詩言志,永言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三.逸民傳.梁鴻傳》:「因東出關,過京師,作五噫之。」
  2. 一種詩體裁。屬於能唱的韻文。如〈長恨〉、〈子夜〉等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