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方部-6畫-共10畫]
注  音 ㄆㄤˊ ㄅㄤˋ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 páng bàng
釋  義
ㄆㄤˊ

  1. 側、邊。如:「」、「路」。唐.杜甫〈兵車行〉:「道過者問行人,行人但云點行頻。」
  2. 輔佐、幫助。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惜誦》:「吾使厲神占之兮,曰有志極而無。」漢.王逸.注:「,輔也。」
  3. 漢字的偏。如:「立人」、「豎心」、「『張』是弓字的張,而非立早章。」
  4. 姓。如秦末有君。

  1. 側面的。如:「」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老父已去,高祖適從舍來。」
  2. 別的、其他的。如:「」、「沒的話」。
  3. 歧出的。如:「主幹枝」。
  4. 不正的、偏邪的。如:「門左道」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,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。」唐.楊倞.注:「,偏頗也。」

  1. 邊側的。表方位。如:「」、「」。《文選.張衡.西京賦》:「徒觀其城郭之制,則開三門。」
  2. 廣泛、普遍的。如:「徵博引」。《書經.太甲上》:「求俊彥,啟迪後人。」《三國志.卷一.魏書.武帝紀》:「施勤教,恤慎刑獄。」

ㄅㄤˋ


依靠、臨近。《漢書.卷六九.趙充國傳》:「匈奴大發十餘萬騎,南塞,至符奚廬山,欲入為寇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,依也。」
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