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辵部-9畫-共13畫]
注  音 ㄉㄠˋ
漢語拼音 dào
釋  義

  1. 路途、途徑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國高速公路」。《論語.泰伯》: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遠。」
  2. 方法、理。如:「頭頭是」、「以其人之,還治其人之身」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果能此矣!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
  3. 真理。《論語.里仁》:「子曰:『朝聞,夕死可矣!』」
  4. 思想、學說。如:「老莊之」。《論語.里仁》:「子曰:『參乎!吾一以貫之。』」
  5. 技藝、技巧。《論語.子張》:「雖小,必有可觀者焉。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」
  6.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。參見「」條。
  7.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。參見「」條。
  8. 士的簡稱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一僧一」。
  9. 宗教的教義、義理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  10.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:
    (1)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,後增為十五,相當於現在的省。
    (2)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
  11. 量詞:
    (1)計算條狀物的單位。如:「三黃線」、「一閃電」。
    (2)計算有出入口設施的單位。如:「兩門」、「多關卡」。
    (3)計算題目、命令等的單位。相當於「」、「」。如:「十題目」、「下一命令」。
    (4)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省一手續」、「上了兩油漆」。
    (5)計算菜餚的單位。如:「總共有十二菜。」
  12. 姓。如春秋時楚國有朔。

  1. 說、談。如:「常言」、「一語」、「能言善」、「說長」。《論語.季氏》:「樂節禮樂,樂人之善,樂多賢友。」
  2. 用言語表示心意、情意。如: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  3. 以為、認為、料想。如:「我是誰呢?原來是你來了!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六回:「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,也不解是何意,只是他的舊病。」
  4. 引導、指引。通「」。《論語.為政》:「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明.馬中錫〈中山狼傳〉:「趙簡子大獵於中山,虞人前,鷹犬羅後。」


由、從。《管子.禁藏》:「故凡治亂之情,皆上始。」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太尉周勃太原入,定代地。」
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