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
注  音 ㄔㄨㄤ ˊ
漢語拼音 chuāng yí
釋  義
  1. 創傷、傷痕。《三國志.卷五五.吳書.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.程普》:「從孫堅征伐,討黃巾於宛、鄧,破董卓於陽人,攻城野戰,身被創。」宋.蘇軾〈書李世南所畫秋景〉詩二首之二:「人間斤斧日創,誰見龍蛇百尺姿。」也作「瘡痍」。
  2. 比喻災害或戰亂後民生凋敝的情形。《新唐書.卷一一○.諸蕃將列傳.馮盎》:「天下初定,創未復,大兵之餘,疫癘方作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二回:「其餘兗、豫之民,及呂布、張楊之餘眾,覆亡迫脅,權時苟從;各被創,人為讎敵。」也作「瘡痍」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