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言部-7畫-共14畫]
注  音 (語音) (讀音) ˊ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 (語音) (讀音)
釋  義
(語音)

  1. 陷害、毀謗。如:「」、「」。南朝梁.江淹〈自序傳〉:「或為世士所嫉,遂淹以受金者。」《明史.卷一八七.馬中錫傳》:「為盜,遣甯杲、柳尚義繪形捕之,破其家。」
  2. 欺騙、矇騙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邪說民,充塞仁義也。」宋.司馬光《資治通鑑.卷二四四.唐紀六十.文宗太和六年》:「當文宗求治之時,僧孺任居承弼,進則偷安取容以竊位,退則欺君世以盜名,罪孰大焉!」


虛妄不實的。《墨子.非儒下》:「儒者迎妻,妻之奉祭祀,子將守宗廟,故重之。應之曰:『此言也。』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八回:「小哥兒十三歲的人,就如此,可知家學淵源,真不矣。」


(讀音) ˊ
(一)之讀音。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