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

字  詞 [亠部-4畫-共6畫]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  1. 相當於「」、「也是」。如:「人云」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左丘明恥之,丘恥之。」唐.李商隱〈無題〉詩:「相見時難別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」
  2. 相當於「」。《左傳.文公七年》:「先君何罪?其嗣何罪?」唐.杜甫〈羌村〉詩三首之一:「鄰人滿牆頭,感歎歔欷。」
  3. 只是、不過。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王不好士也,何患無士?」唐.杜甫〈蒹葭〉詩:「江湖後搖落,恐歲蹉跎。」
  4. 已經。《文選.王康琚.反招隱詩》:「昔在太平時,有巢居子;今雖盛明世,能無中林士?」唐.杜甫〈獨立〉詩:「草露多濕,蛛絲未收。」


雖然。唐.杜甫〈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〉:「畫師無數,好手不可遇。」宋.歐陽修〈玉樓春.蝶飛芳草花飛路〉詞:「紅蓮綠芰芳菲,不奈金風兼玉露。」


位於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《書經.盤庚上》:「予拙謀,作乃逸。」《詩經.召南.草蟲》:「既見止,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」


姓。如明代有孔昭。


︿
回頂端